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志锦 上海报道中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业毫无疑问是支持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央行数据显示,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同比多增1.67万亿元。但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约3500亿,创2009年11月以来的新低,显示信贷需求不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回应了信贷需求的问题。多家大行表示,下半年年要保持信贷平稳增长。考虑到大行上半年新增信贷创历史新高,且有的已接近去年全年的水平,全年信贷有望显著多增。
投向上,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制造业等领域是银行对公支持的重点领域。随着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有望在下半年企稳回升。
信贷需求为何疲弱?
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创2009年11月以来的新低。从结构看,7月仅票据融资就3597亿,显示银行用票据冲量,实体经济信贷需求疲弱。
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表示,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数据表现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6月份货币政策调整落地带来的透支效应以及季节性规律等因素带来的短期波动。
付万军还表示,要结合不同行业,辩证分析信贷有效需求问题。“从我们经营实践的感受看,不同行业的信贷需求有所不同。”付万军称,“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部分出口领域的需求受到一定影响,但与此同时,县域‘三农‘、新能源、电动汽车、科创金融、绿色低碳领域的需求较为旺盛,对此,银行要及时发现、做好金融供给。”
交通银行业务总监(公司与机构业务)王文进坦言,7、8两个月信贷数据偏弱,一方面是季节性因素,一般来说上半年是投放比较集中的阶段;另一方面信贷需求和前期相比,确实有所下降。
关于信贷需求,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表示:“可能大家都有共同的感受。概括起来有三点:第一,整体需求不够旺,优质资产不够多;第二,社会责任要求和政策导向都很鲜明和明确;第三,信贷投放,特别是比较好的资产价格竞争压力不小。”
谢志斌表示,回顾年初,在疫情期间积累的信贷需求集中释放、一季度银行业普遍实现“开门红”后,二季度信贷增长开始乏力,尤其是7月份季节性回落更加明显,表明当前信贷增长还是动能不足,后续增长面临压力。
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电视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研究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
这次座谈会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货币信贷座谈会,是2022年以来召开的第三次部署信贷投放的会议,此前两次分别是2022年5月、2022年8月。其共同的背景是,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调整,导致房地产贷款需求下降,但其他类贷款无法弥补空缺,信贷需求青黄不接,月度间波动非常大,货币信贷会议召开前的一个月往往是信贷低点。
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4月、2022年7月、2023年7月新增信贷分别是6454亿、6790亿、3459亿。今年更为特别一些,居民部门提前偿还按揭规模较大,今年7月新增信贷规模创2009年12月以来新低。
从过往看,在信贷会议召开后,当月信贷环比上月会出现明显的反弹:2022年5月新增信贷1.89万亿,环比增加1.2万亿;2022年8月新增信贷1.25万亿,环比增加约0.6万亿,主要因为会议召开后,银行尤其国有大行加大了信贷投放,市场预计今年8月的信贷数据也会出现明显好转。
力争信贷显著增长
8月18日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召开的会议表示,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要注重保持好贷款平稳增长的节奏,适当引导平缓信贷波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
多家大行在中期业绩会上表示,将突出重点、精准发力,推动信贷稳定增长,力争信贷显著同比多增。
工行副行长张文武表示,积极发挥大行支柱和引领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动投融资总量保持稳健增长,为实体经济恢复向好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持。
建行副行长崔勇表示,上半年建设银行信贷投放速度非常快,这也与整体经济形势相一致。通过最近的调研发现,下半年信贷需求依然旺盛。
付万军表示,面对信贷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农行做了提前安排和部署,把项目营销尤其是中长期项目的储备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进一步做大项目“蓄水池”,推动信贷投放可持续发展。上半年全行已审批未放款储备项目的金额较去年同期多近7800亿元,有信心实现下半年信贷投放的平稳增长。
中国银行副行长张小东表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中行持续扩大新增贷款规模,提升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全力以赴助力实体经济回暖和提振市场信心,预计全年境内人民币贷款将实现显著同比多增。
交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表示,要持续贯穿落实稳增长要求,合理把握各季度的蓄势进度,积极满足实体经济的有效投资需求。总的目标是全年信贷投放安排维持年初计划不变,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幅目标为12%左右。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表示,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贷款增长6100亿元,同比多增了753亿元,完成了全年目标的七成以上。“下半年信贷投放的压力总体不大,邮储银行已经完成了全年目标的七成多,下半年将继续推进五大差异化增长极,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刘建军表示。
一些国有大行信贷同比增量已接近去年全年。比如截至6月末,农行贷款余额21.8万亿元,新增2万亿元,增速10.3%,而去年全年为新增2.59 万亿元。
再如,2022年中行境内人民币贷款较年初新增超1.58万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中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1.46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实现多个月度同比多增。换言之,今年上半年中行信贷增量已接近去年同期,全年同比多增几乎板上钉钉。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行信贷投放增加的同时,中小行的占比有所下降。2019年以来大行信贷占比出现趋势性的上升,由2018年的39.2%上升至今年前7月的57.1%;与此同时中小行信贷占比出现趋势性下滑,由2018年的60.8%下降至目前的42.9%。
其原因可能有:2019年以来四大行加大了普惠金融贷款的投放,一定程度上对中小银行形成挤压;2019年以来包商银行等中小银行风险暴露,导致中小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等方式补充资本的难度加大,相应制约了信贷投放;结构性货币政策更偏向大行。从今年来看,主要是信贷需求疲弱,大行资金成本低,继续抢了中小行的客户,而中小行更多进行债券投资。
投向哪?
据记者梳理,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制造业等领域是银行对公支持的重点领域。随着房地产政策的调整、存量按揭贷款利率下调,个人住房贷款有望在下半年企稳回升。
对公信贷方面,崔勇表示,当前建设银行相关储备非常丰沛,储备量约有4万多亿元。建行将优先按照国家和行业政策要求,对一些重大的基础产业以及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科创企业、幸福产业等进行布局。
付万军表示,农行将积极拓展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及超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商业可持续的项目,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信贷支持力度。
刘建军称,目前交行对公信贷项目储备平稳增长,考虑到上半年对公信贷增量已经达到全年目标的80%以上,预计后续增长压力不大。零售信贷方面上半年的增速低于预设目标,预计非房消费贷、信用卡贷款将保持稳步增长的趋势,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
崔勇表示,一段时期以来,零售信贷需求受到了一定抑制。但整体看,相关政策比较到位,需求依然在不断展现,包括个体工商户的需求等,应该会在零售信贷的“量”上逐步得到体现。
“零售方面,在当前市场利率低位运行背景下,考虑到零售信贷收益率整体比对公要明显高接近100个BP 左右的业务实际,我们从提升资产收益率、稳息差的角度出发,持续优化资产结构,资源持续向零售信贷倾斜。”谢志斌称。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按揭贷款累计投放达到3.5万亿,但新增约-2000亿,同比少增7400亿,6月末按揭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0.7%,自有统计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主要因为按揭贷款早偿规模大幅增加。降低存量按揭贷款利率有助于部分缓释按揭贷款早偿压力,稳定按揭贷款规模,助力整体信贷增长。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