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中国铁路5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预计发送旅客1600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10815列。其中,北京局集团公司预计发送旅客132万人次,上海局集团公司发送旅客340万人次,广州局集团公司发送旅客248.1万人次。此外,长三角铁路发送旅客371.1万人次,再创单日客发量历史新高。
(资料图片)
“今年太疯狂了!从没体验过有这么多人!”95后大学生张名泽向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高声描述自己的假期见闻。此前,因担心交通拥堵,她将“五一”出游计划提前至假期开始前一天一早出发,却没想到早上六点被堵在了上海虹桥高架上。
“五一”期间,居民出行意愿空前高涨,旅游景点被人群“挤爆”的情形也刷屏网络。基金人士表示,随着假期出行需求持续释放,国内消费行业的复苏确定性较为明显。
车票售罄酒店疯涨
“三月中旬我们就决定假期去大连旅游,大概四月初就订好了酒店。”在北京工作的李逸倩向中证报记者表示,预订酒店的房型平日里价格仅每晚200元左右,但自己预订时其价格已升至700元/晚。仅两三天后,该酒店已被预订完毕。“前两天我又看了一下,有了两三间空房,但价格已经涨到了1800元/晚,而且只刷新了一下,就发现空房又被订完了。”
在浙江省安吉县经营民宿的程文婧也感受到了大众出游的热情。“四月中旬的时候房间就全部订出去了,很多游客都是全家出动。”程文婧表示,能直观感受到,跟去年相比,今年来游客至少多了一倍。尽管自己已早有准备,但假期首日还是被排队等待入住的游客给吓了一跳。“办理了快一个小时!”
社交媒体上,天南海北的网友们也展现着线下消费的火爆。“五一所有人都去海边了”“一票难求”“酒店涨价”等话题在“五一”期间频繁冲上热搜,网上关于吃饭、看电影等要排队的相关内容明显增加。
出行的火爆,从相关数据也可见一斑。商务部数据显示,5月1日,餐饮休闲类消费火热,重点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1.7%;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5.6%。此外,重点零售企业汽车、服装、化妆品、金银珠宝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5.1%、24%、19.9%和9.6%。
火热的旅游市场成为当下经济复苏的缩影。今年以来,经济复苏蹄疾步稳,消费市场的回暖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合煦智远基金副总经理杨志勇表示,火爆数据的背后体现了大众高涨的消费热情。“今年‘五一’假期,压抑三年的家庭出游以及朋友结伴出游等意愿获得充分释放,享受生活、追求幸福感的美好愿望充分体现到各种订单数据中。加上利好消费政策频出,线下商务场景与消费场景异常火爆。”
旅游板块资金或获利了结
“线下娱乐休闲以及旅游出行预定市场所表现出来的高景气度,正是供需两端共振的结果。”中加基金主动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于成琨表示,从需求端来看,今年的“五一”假期有利于远途出行需求集中释放;从行业供给端来看,景区、影院、酒店、航空业等龙头公司也在过去三年经历了“苦修内功、打磨产品”的过程。
数据显示,在4月14日至4月28日区间,申万旅游及景区指数跌近12%,其中,4月21日,该指数下挫3.87%,如西安饮食、众信旅游等个股区间内均跌超20%。
杨志勇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板块的这一调整或许源于此前已有较大涨幅。“申万旅游与景区指数在2022年涨幅达到26.4%,其中有些个股甚至翻倍。而申万酒店餐饮行业2022年涨幅28.8%,2021年上涨15.3%,2020年上涨18%,已连续三年上涨。这一期间市场正处于年报和一季报的集中披露阶段,市场会根据实际的业绩表现修正投资预期。”
于成琨也表示,对比2019年市值规模,旅游板块龙头公司基本都有着50%-150%的涨幅。“尽管此前行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但是少数时间内所表现出的强势复苏态势,让市场始终对于旅游板块后续修复弹性抱有信心。”于成琨认为,自去年年底以来,旅行板块便在出行预期的快速修复下迎来较大上涨。但3月末以来,出行板块修复增速边际趋缓,市场也对于前期积累的过高预期再次进行了修正,随着兑现期临近,不排除部分资金获利了结。
消费复苏确定性明显
虽然旅游板块暂时回调,但长期来看,基金人士仍对“消费复苏”投资主线充满信心。对于消费行业的复苏态势,不少人士认为,随着假期出行需求持续释放,国内消费行业的复苏确定性较为明显。
景顺投资高级基金经理刘徽表示,从线上旅行社此前的预订数据来看,中国旅游业在“五一”假期中会迎来强劲表现,同时,这也表明消费复苏在第二季度仍将持续。其中,酒店、航空公司及免税店将成为假期消费热潮的主要受惠者。而随着消费复苏,国内将逐渐回到疫情前的经济增长轨道,市场焦点有望逐渐转向经济数据和企业盈利。
放眼全球,外资人士看好中国市场的“避风港”的作用,而消费将成为关键驱动。富兰克林邓普顿研究所投资策略师陈夏仪认为,在家庭储蓄过剩和以推动经济建设为核心的背景下,消费将成为关键驱动力。中国经济与发达国家增长放缓和衰退的差异,对中国企业利润和现金流来说可能是个好兆头,中国市场可能将发挥资产配置多元化“避风港”作用,并在2023年剩余时间里成为股票和固定收益流的一个令人信服的目的地。
具体到细分投资领域上,杨志勇认为,与“五一”假期直接相关的食品饮料、航空机场以及部分免税零售等行业将从中收益,在此后也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比如一季报中,一些龙头白酒企业仍然保持高于20%的增速。此外,航空企业从‘五一’开始进入盈利弹性最大的阶段,加之未来的暑假、中秋节、国庆节等,航空行业今年盈利普遍预计超预期,叠加机场板块出境客流量修复超预期,因此具有很好的配置价值。”
于成琨认为,在经历过前期较高的预期修复后,未来需关注板块内的仍具成长性标的的公司。“2023年是经营和业绩兑现的一年。板块内的公司能否证明自己的业绩兑现能力,以及进一步超预期的成长性,将成为影响自身后续走势的关键。”在于成琨看来,景区主流标的业务模式相对成熟,投资者可关注更具外延拓展空间的投资标的;酒店和航空具有一定周期属性,都需要持续关注高价水平能否顺利延续到明年。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